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二十六章南方武林盟主  (第2/2页)
,可以攻玉。”    老领导站起身,背着手望着墙上的一副字,语重心长的说:“白河啊,我们执政,有时候完全可以向企业家学习一些思路和办法。尤其是本省的企业家,我相信,没有人比他们更希望苏南省发展壮大起来,也没有人比他们更了解苏南省的实际情况。”    …    北方,常春。    一个国字脸,但腮帮略有些rourou的中年男人,放下了手中的报纸。    报纸转载了浙省商报的一则评论。    泽业和绿国联手了?    王建立沉吟了片刻。    这个事很麻烦,直接影响到了他后续的布局。    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影响了。    万达做住宅起家,近年开始涉足城市综合体,未来二者齐头并进,但城市综合体会有的明显的偏重。    在城市综合体上,王建立和董事会,最初的策略是:先在北方建立少量的试水点,待项目稍稍成熟,立刻把战场,布置在‘国门’之外。    这个‘国门之外’,指的不是外国,而是万达的势力范围之外,具体来说,就是经济发达的南方地区。    按照常理,企业发展肯定是立足自己大本营,向外辐射。    但在城市综合体这一块,王建立很巧妙的用了一个逆向思维。    恰恰因为北方是万达的老巢,有强悍的掌控力,早一点部署当然好,迟一点部署也可以很顺利。    那么在全国都没有出现成规模的城市综合体之前,尽快在自己影响力薄弱的南方,率先抢占市场,再回过头来北方,会避免未来很能出现的激烈竞争。    可是泽业广场的横空出现,使得他不得不暂时改变了策略。    他专门做过建武市泽业广场和常春万达广场的分析比较,结论是,前者无论是理念还是执行实施,至少都要比万达成熟半个时代。    原本南方没有有效竞争,所以可以先在南方快速推进;    但此时先机已失。    有了泽业,万达再贸然把商业地产的手,伸到南方,用不成熟的万达广场,在自己掌控不到的千里之外,和南方本地的成熟泽业广场去竞争,结果是显而易见,颇为不智的。    除非有特别好机会,能在一个大城市短时间里立住脚,扩大影响力,利用万达的‘财力优势’,直接硬拼掉泽业的‘技术理念优势’,一力降十会。    但是绿国和泽业一联手,又一次打破了这种可能性。    从量级上,目前的绿国比万达有差距,但并非不可弥补。    一旦万达朝南方进军,无论是住宅还是城市综合体,都会受到这两家的联手抵抗。    甚至会受到来自两个省的压力。    地方保护主义毕竟是普遍存在的,谁家的爹妈,都疼自己的崽。    天时已经失去了;    地利、人和上,万达在南方的影响力,更是不如这两家联手。    没了天时地利人和,贸然南征,结果难料。    要知道,在北方,也不仅仅是他万达一家地产商。    山海关外,还有一道道需要逾越的屏障,一个个必须提防的对手。    想到这里,王建立的目光不由得转向了桌上的一张照片,那是一个和他眉宇间很是相似的年轻人。    王建立看着这张照片,眉头舒展了开来,因为这是他最疼爱的儿子;    但紧跟着,眉头又皱了起来。    在未来国内商场争斗之中,这个从小就衣食无忧的儿子,是否能是那些劲敌的对手?甚至能否是新一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企业家的对手?    老王给自己的答案,并不乐观。    …    在杭城本地,阿里巴巴的大厦里,马芸听着秘书的汇报,一愣。    这个赵泽君跑杭城来,到底干嘛来了?    先救人,再蹲号子,干小老板,没几天又和绿国合作了,这人也太能惹事了吧?    说实话,马芸多少有那么点失落。    人都有虚荣心,圣人都不例外,马芸当然也有那么点虚荣心。    无论如何,赵泽君毕竟是国内新一代互联网的领军人物,在所有受邀人员中,能第一个到,而且提前了整整一个月,马老板觉得自己脸上还是蛮有光的。    但是,怎么也没想到,人家提前来杭城,压根不是为什么什么西湖论剑,更不是仰慕马老师的风采,而是有自己的业务。    至今为止,自己没派人去接他,对方也一个招呼都没打,压根好像也不太重视自己。    说不定,西湖论剑才是他‘顺便’来办的。    不过嘛,不管对方是不是‘顺便’来开这个西湖论剑,但阿里巴巴邀请他,是有明确目的的。    尤其是博客展现出它的强大宣传影响力后,马芸的目的更加明确,决心更加坚决。    “博客这个东西,在他手里,都玩出花样来了。你尽快帮我约一下赵泽君,在西湖论剑前,我想单独和他碰个头。”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